河源市源城区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,率先建立产业投资项目“双容双诺三同步”(容缺、容错股票配资中心行情,企业向政府承诺、政府向企业承诺,交地同步开工、竣工同步发证、预验同步试产)直接落地改革机制,打造以企业信用为基础、以政府服务承诺为保障、以部门协同为支撑的产业项目极速审批服务模式,推动特区建工、华润怡宝等一批重大项目当月拿地、当月开工、当年试产,实现产业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30%以上。2025年1-6月,源城区规上工业增加值37.67亿元、增长14.0%,增速连续3个月排名全市第一,增幅连续4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。
建立“容缺容错+全程护航”机制,力助项目提速、干部提能。聚焦项目落地“卡脖子”环节,通过“容缺受理+容错纠错”双轨并行,着力破除制约审批效率的堵点和干部担当的痛点。一是以精准容缺打通梗阻。制定“双容双诺三同步”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及“容缺”清单,对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实行“非禁即可、企业自愿、承诺准入”。针对环评、设计方案审查、施工许可等9项容缺受理事项,建立“先行承诺、先办后补、容而不缺”规范服务流程,企业签订承诺书即可“承诺即开工”。力升创投二期、聚芯源二期、共享产业园等4个项目通过容缺审批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,平均提前开工30天以上。二是以正向容错激发干劲。探索解决个别干部干事“放不开手脚”“瞻前顾后”的问题,出台《源城区“一榜双令”攻坚落实推进制度》,聚焦全区重大项目、重要改革、重点工作公开发布“任务榜”。旗帜鲜明落实“三个区分开来”要求,配套制定“六看”(看性质、看依据、看动机、看履职、看程序、看态度)容错鉴别标准,在全区积极营造鼓励创新、支持改革、宽容失误的浓厚氛围,有效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机制运行以来,源城区委、区政府发布的67项榜单任务均被干部主动揭榜认领,总体兑现率达100%。三是以周期监管强化保障。制定标准化监督监管指南,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联合监管机制,明确26项细则标准,推行“综合查一次”与风险等级差异化监管。实行节点管控和刚性约束,事前审承诺、核资质,事中严控质量安全,事后限时验收、结果可溯。同时建立“熔断”机制,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,因企业自身原因(如未按承诺时限补正材料、资金未到位等)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,责令停工整改;整改期满仍未达到要求的,启动退出或重报程序,实现闭环监管。
建立“双向承诺+履约监管”机制,力保政企互信、权责共担。实施双向依法承诺制度,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“双向承诺书”,实行“签约一次、双向约束”机制,压实企业投资主体责任,推进政府优化服务效率,实现政府与企业同向发力、合作共赢。一是标准化承诺明晰权责。建立承诺前审核、开工前报备机制,推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的“一门式一网式”服务模式办理企业承诺申报。分别制定企业承诺条款、政府承诺条款范本,企业方承诺在时限内完善环境影响评价、消防设计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、施工图审查、施工许可等关键手续,政府方承诺在项目建设全周期提供精准指导服务、依法依规严格履行监管职责,严禁增设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审批或监管事项。二是信用化监管强化约束。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,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级规定,将企业及相关负责人履行承诺情况全面纳入信用记录。依据失信行为严重程度及承诺书约定,依法依规采取列入重点关注名单、警示约谈、公开通报、限制享受便利化措施、直至实施市场禁入等阶梯式惩戒措施。通过显著提升违法违约成本,加速形成“守信受益、失信受限”的普遍共识,有效引导企业诚信践诺、自律发展。三是专班化服务破解堵点。坚持“一项目一专班”原则,实行“项目经理人”负责制,由“经理人”干部领衔组建专业服务团队,通过提前介入、承诺办理、上门解忧等机制,构建前置服务“预诊”、全程陪跑“导诊”、难点攻坚“会诊”、精准响应“急诊”的立体服务模式,实现审批服务“零距离”对接。如,聚芯源项目提出急需解决工地水电配套以方便进场动工,服务工作专班仅用3天协调解决需求,创造了“签约即进场”的高效记录。
建立“三个同步+闭环运作”机制,力促无缝衔接、项目提速。建立部门联动快速审批工作体系,加力解决“等地等证耗时”“验收发证脱节”“投产启动延迟”三大痛点,有力促进产业项目快落地、快建成、快投产。一是推行交地同步开工。制定《产业投资项目“双容双诺三同步”直接落地流程图》,明确标准流程与监管要求,建立“靠前服务+联合预审+容缺受理+帮办代办”服务机制。在规划初期即完成地块指标清单、设计方案编制与预审,并将其纳入供地方案公告。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后,可同步办理备案、规划许可、施工许可等手续,变审批“接力赛”为“齐步跑”,将开工准备周期从90天以上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。二是推行竣工同步发证。综合运用多测合一、数据共享、联审联办等措施,对土地规划测量、不动产登记测绘等实行“一次委托、同步测绘、成果共享”。整合优化关键验收环节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竣工备案、联合验收与不动产登记同步办理,变“串联”为“并联”,使企业从申请验收到拿证时间平均缩短10-15个工作日。三是推行预验同步试产。出台《源城区工业项目“预验即试产”工作指引(试行)》,明确试产条件与申报流程,创新“监督前移+拆分验收”模式。将质量安全监督介入提前至取得规划许可后,预验收阶段,对周期长的专项报告及部分资料实行“承诺容缺”。推行分栋分层验收,在确保完工部分安全质量达标前提下允许提前装修和分步验收,推动企业投产时间平均提前约3个月,实现快速试产、尽早收益。
【供稿单位】河源市源城区委改革办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李卓华
【实习生】徐鸣凯 高泉呈霨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蒋玉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